服务热线 全国服务热线:

18252604415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铜半年报】232终将落地 铜价或再次下行

来源:y6英亚体育在线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7-04 05:31:16

  2025年供应端扰动和关税政策是影响铜价走势的关键。3月25日,市场预期美国将在未来几周落地铜进口关税,COMEX铜价快速拉涨,并在3月26日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LME铜和沪铜被动跟涨。4月2日由于美国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引发铜价恐慌性暴跌,价格从4月2日的收盘价9721美元/吨最低跌到4月7日国内开盘前的8105美元/吨,跌幅达到16.6%。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对75个国家征收对等关税90天,美国关税态度缓和,推动价格反弹,5、6月铜价维持高位盘整。

  供应方面,预计2025年全球铜精矿增量约33万金属吨,同比增长1.44%,铜矿供应紧张的情况难以缓解。废铜成为原料的关键补充,预计全球精炼铜增加80-85万吨,下半年全球增量或下降到20万吨左右。目前最大的问题仍是供应错配,美国4月单月进口量高达20万吨,若5、6月也按照20万吨来算,1-6月进口量差不多86万吨,基本上相当于往年一年的进口量。232最迟11月落地,如果在7月落地,后续市场供应错配的问题将逐步解决,价格上方的空间存在限制,价差也会收敛;若持续的时间更久,美国继续按照每个月进口20万吨来算,到8月份可能非美地区的库存就会达到极限,价格和价差都会继续上涨。

  消费方面,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全球消费前置,预计海外需求在9月之前仍将保持较强的韧性,四季度则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需求下半年边际走弱。预计全球的消费增速下降到3.2%,低于去年的3.76%。

  价格方面,短期铜供应端扰动对价格形成支撑,7、8月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若特朗普关税政策更加严厉或232于7-8月落地,非美地区供应紧张的问题逐步缓解,价格主要运行区间为75000-81000元/吨,可考虑逢高布局空单。若特朗普对90天的关税暂停期延期,不额外增加关税,在宏观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假设232更晚落地,铜价有望继续冲高,价格可能会上冲到83000元/吨一线,之后再考虑布局空单。

  2025年供应端扰动和关税政策是影响铜价走势的关键。一季度铜矿供应紧张,加工费快速走低,冶炼厂零单面临较大亏损,3月13日,铜陵有色000630)表示冶炼企业将采取减产、检修等手段降低产量,引发市场对冶炼厂减产的担忧,铜价突破9700美元/吨的压力位。3月25日,市场预期美国将在未来几周落地铜进口关税,COMEX铜价快速拉涨,并在3月26日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LME铜和沪铜被动跟涨,伦铜最高涨至10164.5美元/吨。4月2日由于美国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引发铜价恐慌性暴跌,价格从4月2日的收盘价9721美元/吨最低跌到4月7日国内开盘前的8105美元/吨,跌幅达到16.6%。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对75个国家征收对等关税90天,美国关税态度缓和,推动价格反弹。5、6月铜价保持高位盘整,南美货源仍在集中发往美国,国内和lme库存持续下降,国内5月出现逼仓行情,隔月价差一度超过500元/吨,随后某大型贸易公司自lme进口精炼铜拉到国内交割,价格和价差逐步回落。6月20日LME仓库存储下降到10万吨以下,价差快速飙升至270美元/吨上方。

  基本面方面,铜矿供应增速没有到达预期,定价权仍然在矿山手里,截止到6月下旬,加工费已经跌到-45美元/吨,冶炼厂零单亏损超过2500元/吨,但我们正真看到国内的冶炼厂非但没有减产反而增加了超60万吨。国内原料的补充主要是依靠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海外冶炼厂的生产不稳定,部分矿山主动调整铜矿发货量,原来供应给海外冶炼厂的长单货源流入国内;另一方面冶炼厂加大了对废铜的采购,铜材企业只可以通过增加精炼铜的采购量来替代被冶炼厂挤占的废铜份额,精炼铜的表观需求也因此出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增加。上半年汽车、家电补贴,出口消费前置、光伏抢装、电线电缆投资加快带动电解铜消费快速地增长,尤其是4月,表观消费增速超过20%。受美国232政策的影响,COMEX与LME价差拉大到1000美元/吨上方,全球电解铜大量流入美国,非美地区库存下滑到绝对低位,截止到6月25日,LME铜仓库存储下降到9.4万吨,较年初减少了近18万吨。国内库存也3月初的库存高点下降了20万吨以上。

  宏观方面:特朗普关税政策发布后,美联储对CPI反弹的担忧加剧,对于降息仍持观望态度,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下调至1-2次。美国经济边际走弱,但在全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美国的表现尚可,关税的影响还没有反映到宏观经济数据上,三季度是重要的观察窗口期。全球制造业PMI下滑到荣枯线以下,其中受影响比较大的是印尼、越南、韩国等对外出口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即便有90天的对等关税暂停期,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依然受到了较大冲击。欧元区经过连续多次降息后,经济有所改善,欧洲地区工业生产活动已从低位回升到49,2025年一季度欧洲经济之所以能超预期,主要是由于爱尔兰出现了“异常”的增长,同时叠加了欧洲企业为规避关税而“抢出口”带来的短暂繁荣,然而欧央行并未对此感到乐观,后续美国的关税政策是欧洲经济复苏的主要阻碍。

  供应方面:通过对28家铜矿企业的年度报告分析,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铜精矿增量约33万金属吨,同比增长1.44%,铜矿供应紧张的情况难以缓解。预计全球精炼铜增加80-85万吨,其中中国产量将增加75-80万吨,海外增加5万吨,下半年全球增量或下降到20万吨左右。目前最大的问题仍是供应错配,2025年1-4美国进口精炼铜46万吨,其中仅4月单月进口量就高达20万吨,若5、6月也按照20万吨来算,1-6月进口量差不多86万吨,基本上相当于往年一年的进口量。232最迟11月落地,如果在7月落地,后续市场供应错配的问题将逐步解决,价格上方的空间存在限制,价差也会收敛;若持续的时间更久,美国继续按照每个月进口20万吨来算,到8月份可能非美地区的库存就会达到极限,价格和价差都会继续上涨。

  消费方面: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全球消费前置,美国库存周期通常与海外需求保持同步,进口数据则领先库存周期3-6个月的时间,预计海外需求在9月之前仍将保持较强的韧性,四季度则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需求下半年边际走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多地家电国补退坡、汽车“以旧换新”按下暂停键;第二,国内光伏抢装期结束,全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凸显;第三,房地产竣工难以有效反弹,继续拖累市场。预计全球的消费增速下降到3.2%,低于去年的3.76%。

  价格方面:短期铜供应端扰动对价格形成支撑,7、8月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若特朗普关税政策更加严厉或232于7-8月落地,非美地区供应紧张的问题逐步缓解,价格主要运行区间为75000-81000元/吨,可考虑逢高布局空单。若特朗普对90天的关税暂停期延期,不额外增加关税,在宏观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假设232更晚落地,铜价有望继续冲高,价格可能会上冲到83000元/吨一线,之后再考虑布局空单。

  比值方面:在232未落地和冶炼厂未完成生产计划前,以铜矿替代精炼铜进口的情况可能会持续,进口铜精矿保持平稳。随着lme库存持续下降和国内需求下滑,进口亏损持续扩大,冶炼厂逐步增加出口,对于纯虚盘套利,反套建议警惕lme交割风险,激进者可考虑净比值下降到1.11-1.12轻仓尝试。232落地后,铜元素可完全靠进口精炼铜作为补充,同时冶炼厂下半年产量增速放缓,完成生产计划后可能会下调产量获取年度TC谈判的主动权,届时进口窗口或再次开启。

  2025年铜矿供应紧张是市场主要矛盾点之一,截止到6月下旬铜精矿现货加工费已经跌至-45美元/吨,冶炼厂零单亏损严重。通过对28家铜矿企业的年度报告分析,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铜精矿增量约33万金属吨,同比增长1.44%,铜矿供应紧张的情况难以缓解。

  分企业来看,英美资源、嘉能可产量下滑主要是由于collahuasi、antamina等主要智利铜矿老龄化,品位下降严重;Freeport旗下grasberg的产量因政府出口禁令和冶炼厂投产延迟而大幅下调,一季度产量下降到13.4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近9万吨,随着manyar6月第四周投产,预计grasber量将逐步恢复;艾芬豪的Kamoa因矿震将2025 年铜产量的生产目标从52-58万吨下调至 37-42万吨。铜矿的供应增量主要来自于五矿、力拓、必和必拓、泰克等,其中五矿得益于Chalcobamba矿坑的开采和全年无间断运营,产量预计从40万吨提高到49.5万吨;力拓因oyu扩产,预计产量提高11.8万吨;泰克的QB二期仍处于爬产阶段,整体产量从44.6万吨提高到53万吨;另外就是俄罗斯的udokan、malmyzh投产以及中国黄金600916)甲玛铜矿复产带动约13万吨的增量。

  2026年预计铜矿供应增量将达到78万吨,增速有所提高,主要增量来源于巨龙铜矿爬产、cobre panama复产以及洛阳钼业603993)扩建等,若剔除30万吨的扰动,增量将下降到48万吨。从铜矿的供应周期来看,全球铜矿资本开支在13年见顶,17年之后触底反弹,并在2023年达到新一轮峰值,但由于铜矿品位下降、开采成本提升,近几年的扩张性资本开支低于维护性资本开支,预计后期铜矿供应增速缓慢上升。

  由于海外冶炼厂的生产不稳定,原来供应给海外冶炼厂的长单货源部分流入国内,使得国内进口铜精矿量大幅度的增加,1-5月中国累计进口铜精矿1242.8万实物吨,同比上涨7.14%。在232未落地和冶炼厂未完成生产计划前,以铜矿替代精炼铜进口的情况可能会持续,进口铜精矿保持平稳增长。232落地后,铜元素可完全靠进口精炼铜作为补充,同时冶炼厂下半年产量增速放缓,完成生产计划后可能会下调产量获取年度TC谈判的主动权,预计下半年进口铜精矿前高后低。

  2025年上半年,市场一致认为废铜供应紧张,但我们但这种紧张更多的来源于结构性错配,废铜整体供应整体仍是增加的,SMM预计全球废铜市场规模在2024年至2030年期间将以4.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中美互加关税后,主要供需国家之间出现了供应错配。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废铜43.9万吨,占比在15-20%,美国约40%的废铜出口到了中国。受贸易战的影响,今年4月份开始这样的一种情况发生了巨大转变,从美国的出口数据分析来看,4月出口废铜7.77万吨,较3月减少0.87万吨,整体仍处于正常区间,其中出口到中国的量从2024年平均2-3.5万吨万吨骤降到1.23万吨,取而代之的发往泰国、印度、日本的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与2024年相比,2025年出口到泰国的月均量增长了近1倍到1.4万吨,印度从0.4-0.7万吨的量增加到了4月的1.17万吨,日本从0.2万吨增加到了0.6万吨,出口到泰国和印度的废铜以低品位废铜为主,日本废铜品位则较高。中国的进口废铜量也并没再次出现大幅萎缩,5月中国进口废铜18.5万实物吨,通过增加自泰国、欧洲、日本进口废铜替代美国废铜,一定上缓解了废铜供应紧张的问题。目前美国废铜很难进入国内,欧洲后面可能会阶段性限制废铜出口,进口增速确实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从2024年13.17%下降到2025年1-5月的-1.91%,伴随着再生产能和铜杆产能的扩张,废铜进口增速却出现了下滑,这种区域性的错配造成了国内废铜供应紧张的现象。

  加工费跌至负值,冶炼厂对废铜需求增加,铜元素之间的供应错配凸显。受铜矿供应紧张的影响,冶炼厂主动增加了废铜采购以降低生产亏损。国内部分冶炼厂废铜使用比例超过了30%,日本JX金属宣布将削减精炼铜产量,并表示在缩减冶炼业务的同时,加强其金属回收业务。

  此外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国内进口废铜锭迅速增加,1-5月进口废铜锭34.58万吨,同比增长40.4%,其中铜含量在99%以上的红/紫铜锭进口19.2万吨,同比增长增速更是高达120.3%,为冶炼厂提供了重要的原料补充。

  由于铜精矿供应紧张,定价权仍然在矿山手里,冶炼厂零单亏损超过2500元/吨,但我们正真看到全球精炼铜产量仍在迅速增加,尤其是中国产量增长迅速,SMM统计数据现实上半年国内精炼铜产量超过60万吨,下半年国内冶炼厂仍将按照年度生产计划完成生产,预计全球精炼铜增加80-85万吨,其中中国产量将增加75-80万吨,海外增加5万吨。

  与国内不同,海外冶炼厂的关停产更多的是市场性的行为。2月嘉能可集团位于菲律宾的PASAR铜冶炼厂现已停产,具体复产时间尚未确定,该冶炼厂年粗炼产能约为20万吨;3月嘉能可旗下的Altonorte冶炼厂因熔炉问题暂停生产,目前已暂停运营,并启动了商业不可抗力条款,Altonorte工厂的年产铜能力约35万金属吨左右,2024年嘉能可年报显示Altonorte, Pasar, Horne, CCR四家冶炼厂总计产量46万吨,预计PASAR和Altonorte受影响产量总计30万吨。泛太平洋铜业股东日本JX先进金属公司宣布将削减数万吨精炼铜产量,该冶炼厂年产能65万吨。6月20日,嘉能可表示,Mount Isa铜冶炼厂因“前所未有的冶炼市场环境”、能源与人力成本高企以及铜精矿短缺等因素已陷入不可持续状态。不过下半年Manyar、Adani、Kamoa冶炼厂集中投产,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将缓解海外供应端的问题。印度Adani 6.16开始投料,Kutch冶炼厂的一期项目产能为50万吨/年,在运行稳定后预计将2028年扩建至年产能100万吨。印尼自由港旗下的Manyar冶炼厂恢复运营,预计将于6月第四周投产,产能40万吨。刚果金Kamoa阳极铜的首次生产预计将在7月份进行,预计到年底,冶炼厂的产能将达到约80%。

  今年电解铜供应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错配,尽管全球供应增量达到80万吨,但受232的影响,大量的货源流往美国。2024年美国进口精炼铜量为92万吨,分国别来看,2024年美国进口精炼铜大多数来源于智利(70.46%)、加拿大(16.65%)和秘鲁(6.83%)。2025年1-4进口精炼铜46万吨,其中仅4月单月进口量就高达20万吨,若5、6月也按照20万吨来算,1-6月进口量差不多86万吨,基本上相当于往年一年的进口量。232最迟11月落地,如果在7月落地,后续市场供应错配的问题将逐步解决,价格上方的空间存在限制;若持续的时间更久,美国继续按照每个月进口20万吨来算,到8月份可能非美地区的库存将达到极限,价格和价差都会继续上涨。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库存周期通常与海外需求保持同步,进口数据则领先库存周期3-6个月的时间,3月进口商品同比增速达到31.18%,4月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大幅度地下跌到2.17%,由于之后特朗普设置了90天的关税暂停期,预计5、6月的进口会所有增加,但远低于3月的进口增速,海外需求在9月之前仍将保持较强的韧性,四季度则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关税政策发布后,美联储对CPI反弹的担忧加剧,对于降息仍持观望态度,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下调至1-2次。美国经济边际走弱,但在全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美国的表现尚可,关税的影响还没有反映到宏观经济数据上,三季度是重要的观察窗口期。全球制造业PMI下滑到荣枯线以下,其中受影响比较大的是印尼、越南、韩国等对外出口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即便有90天的对等关税暂停期,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依然受到了较大冲击。欧元区经过连续多次降息后,经济有所改善,欧洲地区工业生产活动已从低位回升到49,然而欧央行并未对此感到乐观。2025年一季度欧洲经济之所以能超预期,主要是由于爱尔兰出现了“异常”的增长,同时叠加了欧洲企业为规避关税而“抢出口”带来的短暂繁荣,后续能否持续复苏仍有待观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5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9%,降幅比1-4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1-4月份,全国房屋竣工面积为1.8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3%。其中,商品房竣工面积为1.3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6%。从历史数据来看,通常房地产新开工领先竣工2-3年的时间,2023年1月新开工增速达到最低点,从时间上来看,今年国内房地产竣工有望见底,不过新开工仍处于低位盘整阶段,即便竣工见底,也仍将继续拖累电解铜消费。5月7日央行决定将公积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政策利率下调 0.1 个百分点,房贷利率的下调短期内房地产的带动有限,更多的体现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方面。

  对用铜来说,房地产对铜需求集中在竣工端。2024年建筑竣工面积共34.37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10.86%,耗铜量123.74万吨,减少了15万吨。2025年一季度建筑竣工面积5.8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23%,假设我们全年仍按照10%的下滑速度进行测算,预计耗铜量将减少12.37万吨到111.37万吨。

  2025年1-5月中国电网投资完成额累计2040亿元,同比增长19.8%。电源工程投资进入瓶颈期,1-5月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累计2578亿元,同比上升0.4%。2025年两网公司计划投资8250亿,若按计划完成,后期电网投资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电线电缆产品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9.2%,金额同比增长13.7%。近五年,我国电线电缆的出口保持震荡向上,进口呈现年年在下降趋势。据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 1-5月我国电线%,其中出口到美国、越南、菲律宾等出现较大的幅度的下滑,而“一带一路”国家在促进我国电力材料出口方面蕴藏巨大潜力和需求,乌兹别克斯坦、加纳成为新的增长点。

  产业在线.24%。其中内销5423.57,同比增长7.4%,出口4925.03,同比增长11.34%。3月开始内销反超出口,成为带动需求量开始上涨的中流砥柱。

  不过下半年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均将面临较大的挑战,重庆、江苏、广东等地纷纷暂停国补,关税暂停期结束后出口也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反馈至生产端表现为排产下调,2025年7月份家用空调排产1580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下降1.9%,其中7月家用空调内销排产1001万台,较去年同期内销实绩增长8.1%,8月内销排产617.5万台,同比下降19.2%,9月内销排产562.5万台,同比下滑7.8%。7月家用空调出口排产579.4万台,较去年同期出口实绩下滑16.3%,8月出口排产506万台,同比下滑8.3%,9月出口排产502.5万台,同比下滑16.6%。预计空调全年的消费增速将下滑到5%,用铜量从去年的157万吨增加到165万吨。白电整体耗铜量从216.83万吨增加到226.78万吨。

  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其中燃油车的销量为446.7万辆,同比下降4.06%,2024年同期增速为-10%。国家补贴政策推动了燃油车行业的稳定走势,近期传统燃油车的走势相对回暖,1-5月燃油车但新能源车的价格冲击将持续体现。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整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但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增量不增利”的局面未有改善。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是行业效益下降的主要的因素。根据中汽协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达到3290万辆,增速4.7%。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仍然是大势所趋。

  全球2025年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33.9%至597万辆,去年同期累计同比增长26.7%。国际能源署5月14日发布《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数据显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电动汽车市场仍强劲增长。预计2025年,全世界电动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美国2025年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6.7%至52.3万辆,去年同期累计同比增长10.1%,美国计划2025年底或2026年底取消IRA补贴。欧洲2025年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24.6%至111.8万辆,去年同期累计同比增长11.3%,欧盟碳排审查推迟两年,但西班牙于4月1日重启MOVES计划,并延长购买电动汽车15%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意大利2025年针对公司车税提出新税率,对公司发放的用车附加福利,对纯电车辆征收税率降低至10%,插混降低至20%;德国政府于24年9月通过电动汽车税收减免优惠,对公司在新购电动车或符合标准要求的零排放车提供最高40%的税收减免,拉动企业用车需求持续回暖。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耗铜量分别为122.08万吨和91.47万吨,2025年或增加到139.09万吨,增量从19.58万吨下降到17万吨。

  中国市场继续领跑,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6月中旬乘联会预测团队根据5月超预期增量和未来4个月的滚动预测的增量预测,上调了2025年的行业年度预测。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1573万台,增29%,预测总量较5月的预测值持平,新能源批发渗透率56%。6月新能源汽车增势已出现放缓,一方面以旧换新补贴有部分城市用尽,新补贴发放有时滞;另一方面渗透率超过50%,增长空间受限。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耗铜量为91.47万吨,2025年增长至110.49万吨,增量从21万吨下降到19万吨。

  2025年1-5月,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197.85GW,同比增加118.7GW或149.96%,其中5月新增92.92GW,环比大涨105.45%。2月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通知》,明确“新老划断”。5月31日前,老项目继续执行现行保障性政策;5月31日后,新增项目所有发电量将全部进入市场交易。5月光伏抢装期结束,市场需求迅速退坡,订单大幅度减少。据统计,部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抢装潮期间的80%以上,降至不足50%,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固定成本分摊,还降低了生产效率。预计2025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50GW,低于2024年的278GW,下半年的增速会大幅下滑。

  IEA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量为553GW,同比增长29.51%,在 2024 年全球装机容量新增及累计部署规模方面,中国、欧盟、美国和印度稳居前四大市场阵营。其中,欧盟在过去五年间保持着全球第二大市场的低位,美国和印度的装机增速呈现显著上升态势,尤其是印度,2024年印度新增31.9GW的装机容量几乎是2023年的两倍,这得益于一项73吉瓦的新公用事业规模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容量的大型招标。预计2025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增长至580GW。

  2025年1-5月,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46.28GW,同比增加26.52GW或134.21%。中国新增风电装机量有很明显的季节性特点,12月会出现非常强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风电项目从规划、审批到建设、并网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很多项目会在下半年集中完成建设和并网工作,以满足年度目标和政策要求等。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79.82GW,同比增长5.5%。其中新增陆上风电75.79GW,新增海上风电4.04GW。CWEA预测,2025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达到105-1150万千瓦GW,其中陆上95-100万GW,海上10-15GW。

  GWEC预计2025年增加到138GW,同比增长17.95%,其中陆上风电新增122GW,海上风电新增16GW。长久来看陆上风电接近饱和,海上风电将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风光用铜单耗处于下降趋势,2020年光伏耗铜量为3700吨/GW, 2025年光伏铜单耗降低至2500吨/GW,陆上风电耗铜量从4000吨/GW降至2500吨/GW。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风电将贡献8.34万吨耗铜量,中国新增3.6万吨。

  综上所述,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全球消费前置,美国库存周期通常与海外需求保持同步,进口数据则领先库存周期3-6个月的时间,预计海外需求在9月之前仍将保持较强的韧性,四季度则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需求下半年边际走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多地家电国补退坡、汽车“以旧换新”按下暂停键;第二,国内光伏抢装期结束,全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凸显;第三,房地产竣工难以有效反弹,继续拖累市场。预计全球的消费增速下降到3.2%,低于去年的3.76%。

  从供需平衡表来看,2024年铜精矿供应短缺13万吨,2025年由于铜矿供应增速没有到达预期,预计铜矿供应缺口扩大到83万吨。2024年精炼铜过剩33万吨,预计2025年过剩28万吨。

  供应方面,预计2025年铜矿增长33万吨/增速1.44%,低于年初62万吨的增量。预计2025年精铜产量增加80万吨/增速 2.97%,冶炼厂采购了更多的废铜补充原料短缺。

  消费方面,预计今年消费增速3.2%,低于去年的3.76%,原因是美国对全球加征一定的关税,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拖累下半年的消费,同时中国建筑业消费继续拖累市场,风光消费增速下降。海外需求缓慢复苏,日本、印度、欧洲等拉动需求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