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全国服务热线:

18252604415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打造数字金融新高地

来源:y6英亚体育在线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7-08 14:58:05

  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通过政策引领、产品创新和服务提质,努力打造数字金融新高地,为数字化的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邵阳市科技贷款余额达448.8亿元,较年初新增36.4亿元,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24.7亿元,同比增长12.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2.8亿元,同比增长8.1%。

  早在两年前,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就推动市政府制定《邵阳市“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出十条措施,明确邵阳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路径,鼓励银行机构创新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当地随后又出台《数字化的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一揽子配套政策,编制《邵阳数字化的经济产业链“一图四库一清单”》,开展“数字企业邵阳行”活动,中联数据湖南算力中心在邵阳经开区正式点亮运营,促进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为邵阳市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为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与邵东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打火机、小五金、箱包等邵东特色轻工产业,支持相关产业数字化转型。邵东市某打火机龙头生产企业以其拥有的17项核心专利技术作为质押,从农业银行邵东市支行获得4120.8万元的纯知识产权,助推企业研发技术和市场拓展。截至2025年4月末,邵东市打火机和小五金产业贷款余额为39.2亿元,同比增长22.6%。

  为贯彻落实好金融增量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创新构建“再贷款+产业链”工作模式,指导银行机构用好用足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实现再贷款业务线上申请、线上审核、线上发放全流程电子化,为九大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有力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得性。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全市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54.8亿元,其中线亿元,撬动银行机构发放科创贷款116.8亿元。截至目前,邵阳市规模工业公司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全省第1,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81家、制造业冠军企业11家,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8个,数量居全省第1。

  面对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依托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湖南省企业收支流水征信平台,运用先进数字技术,制定并发布“流水贷”团体标准。银行机构通过充分的收支流水数据为企业信用“定制画像”,采用线上平台审批与线下尽调相结合的方式,将企业的收支流水数据转化为授信额度,具有无抵押纯信用、全流程线上操作、授信速度快以及随借随还等优势,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不足、贷款流程烦琐等问题。

  全市银行机构结合自己优势特点,运用数字技术开发“流水贷”“科信贷”“科技价值贷”等系列数字金融理财产品,精准匹配、灵活满足企业信用贷款需求。其中,邵阳某智能装备企业因货款回款期延长,困难,建设银行邵阳市分行第一时间为该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低息纯信用的“流水贷—科技e贷”,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邵阳某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急需一批原材料,存在200万元资金缺口,但无有效抵押物,湖南银行邵阳分行指导客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小程序申请授信,因该企业信用良好,仅1分钟就审批通过200万元额度,开户第二天放款到位。截至目前,邵阳市“流水贷”系列融资产品累计为3263户企业授信30.2亿元,为1823户企业发放贷款23.5亿元。2025年1至4月,邵阳市“流水贷”业务在授信户数和金额方面均居全省第四,按放款户数和金额来看,分别居全省第六、第五。

  在支持科创企业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联合市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制定“知识价值信用贷”企业标准,大力推广知识价值信贷和知识产权。全市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贷21.9亿元、知识产权4.7元,缓解了科创企业融资担保难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25家企业入选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其中382家晋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2025年3月末,40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7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积极探索数字金融在供应链融资中的应用,运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等数字化平台,拓展“应收账款+”应用场景,推出“动产抵押+”融资模式,引导银行机构为产业链核心企业配置专项信贷额度,创新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等供应链融资产品,有效满足产业链核心企业以及它链属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

  邵阳某医药公司通过将企业应收账款组成资产池作为质押,顺利获得长沙银行邵阳分行授信2000万元,有效化解了企业的难题。邵阳某发展集团是邵阳市产业建设领域顶级规模、实力最强的公司,当其出现资金暂时紧张的情况时,农业银行邵阳分行主动对接,建立以该集团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商圈,及时推出“链捷贷”,以该集团链属近50家上游企业的应收账款为质押,投放供应链贷款8300余万元,累计为70余户核心客户的上下游企业投放应收账款融资1.6亿元。

  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累计落地应收账款融资业务215笔,融资金额23.3亿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业务696笔,业务规模居全省前列。

  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推动银行机构加快信贷管理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完善专属支持政策、专属评价体系、专属产品体系、专属服务方案、专属机构平台的“五专”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开辟绿色服务通道,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多渠道的金融服务。

  武冈市首家生态立体智能化养猪场因经营发展需要,想要扩大养殖场规模,但缺乏适合抵押的资产。农业银行邵阳分行依托智慧畜牧场景,通过“动产抵押+物联网监管”金融服务模式,为该养殖场发放了全市首笔“智慧畜牧贷”200万元,实现了“一站式”快速放款。

  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该行推动银行机构持续实施“智赋万企”行动,积极地推进企业“上云、上平台”,重点支持科创企业数智化制造升级,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融资需求做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助力企业打造“数字工厂”“数字车间”和AI应用场景。据统计,全市企业累计“上云”4.2万家、“上平台”3500余家,新增智能制造企业50家、生产线条,新增省级工业网络站点平台2个、先进智能工厂8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4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9个。

  在服务对象拓展方面,该行联合邵阳市委人才办等六部门,创新服务模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投贷联动、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多项综合服务,为数字金融增添创新动能。湖南银行邵阳分行为邵阳县蓝印花布传承人公司可以提供专项信贷支持,发放“高层次人才贷”300万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贷”5200万元,现有贷款余额3300万元,逐步提升了科技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覆盖面,为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